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在希望的田野上丨农业农村部:全国大部地区秋

来源:农村经济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9-07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东北地区玉米产量约占全国的45%,春播以来积温足、降水多、墒情好,灾害明显轻于去年和常年,特别是常年易发多发的旱灾今年几乎没有,除局部因涝长势偏差外,大部玉米长势好于

  东北地区玉米产量约占全国的45%,春播以来积温足、降水多、墒情好,灾害明显轻于去年和常年,特别是常年易发多发的旱灾今年几乎没有,除局部因涝长势偏差外,大部玉米长势好于上年和常年,增产趋势明显。

  最新农情调度显示,8月25日以来,南方地区高温消退,出现多轮降雨,加上各地积极抗旱浇水,旱情有所缓解,利于秋粮作物灾后恢复和产量形成。

  目前,黄淮海主产区玉米正陆续进入灌浆成熟期。在山东周村,眼前这片800多亩玉米地,去年种的还是杨树,如今已陆续恢复粮食生产。

 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情信息处处长 朱娟:今年,全国玉米面积总体稳定,目前大部地区正在灌浆,距大面积收获还有二十多天,长势普遍较好。

  高效节水灌溉 力促节本增效产能提升

  旱情影响有限 全国玉米长势普遍较好

  西北地区玉米产量约占全国的13%,今年受旱明显轻于上年和常年,预计也是增产趋势。

  新疆和田地处塔里木盆地边缘,常年干旱少雨。当地农业干部告诉记者,粮食产量之所以增加,主要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,特别是高效节水灌溉。记者在玉米地里看到,滴灌管网沿着玉米根系铺设,实现了水肥精准输送。

  新疆和田县农业农村局农田项目科 赵全年:抗风沙能力、抗旱能力,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,(玉米小麦两季)每亩增产大概是40公斤左右。

  新疆和田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 陈国昌:我们过去采用传统的大田漫灌模式,每亩地用水量达到了700立方米左右,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采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,亩均节水量达到100立方米左右。

  黄淮海地区玉米产量约占全国的29%,今年大部地区墒情适宜,没有发生类似去年的严重洪涝灾害,玉米有望实现恢复性增产。

  为提升粮食产能,中央在加强农田建设的同时,还严格耕地用途管制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基本农田“非粮化”。

  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 粮食面积增加

  农业农村部:分类施策 确保秋粮稳产丰收

  今年,中央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,首次提出与各地签订耕地保护“军令状”,严格考核、终身追责,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。

  指导东北地区重点防早霜和北上台风,黄淮海和西北地区重点抓好“一喷多促”、玉米适当晚收,南方地区重点落实水稻增施粒肥、防病虫、防寒露风、扩种晚秋粮食作物等,努力实现重灾区少减产、轻灾区保稳产、非灾区多增产。

 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情信息处处长 朱娟:今年全国秋粮面积稳中有增,全国大部地区秋粮长势较好,特别是占秋粮产量一半以上的玉米长势总体好于上年,夺取丰收有基础、有希望。

  今年,中央进一步提高标准和质量,加快推进以农田水利为主的高标准农田建设,并配套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农田。效果如何?

  玉米是最主要的秋粮作物,产量占秋粮的一半以上。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部分地区旱情对玉米影响有限,目前,全国玉米长势普遍较好。

 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,目前玉米、大豆和中稻等作物普遍进入灌浆成熟期,全国大部地区秋粮长势较好。

 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某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刘建华:今年玉米亩产预计大约在700斤左右,随着地力上来,亩产还会增加。还有300亩(树)秋后全部种上粮食。

  眼下,新疆的玉米已进入生长后期。记者在和田县英阿瓦提乡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看到,平坦的柏油路两边连片的玉米长势喜人,丰收在望。

  记者了解到,今年,和田高标准农田有三分之一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。而在全国,今年,将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,其中,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1500万亩。

  南方地区玉米产量约占全国的13%,高温干旱导致局部玉米受灾,受灾面积1100多万亩,仅占南方玉米面积的一成左右、占全国玉米面积的1.7%,损失总体有限。

  现在距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,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分类施策,持续抓好南方抗旱和秋粮后期田管,指导受旱地区加强水源调度,落实浇灌保苗、喷施叶面肥和抗旱保水剂、灾后改补种等措施。

文章来源:《农村经济》 网址: http://www.ncjj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907/923.html



上一篇:河北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 已排查处置农
下一篇:从“单兵突进”到“系统集成” 山西长治蹚农村

农村经济投稿 | 农村经济编辑部| 农村经济版面费 | 农村经济论文发表 | 农村经济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农村经济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