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农村经济版面费是多少[04/29]
- · 《农村经济》投稿方式[04/29]
- · 《农村经济》数据库收录[04/29]
- · 《农村经济》期刊栏目设[04/29]
【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·非凡十年】农业农村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我国是农业大国,种植业、畜牧业、渔业以及富民乡村产业,构成了大农业的基石。近年来,农业各产业持续提升,现代农业的产业实力日益强大。 各地加快农业转型,农业品牌蓄积勃
我国是农业大国,种植业、畜牧业、渔业以及富民乡村产业,构成了大农业的基石。近年来,农业各产业持续提升,现代农业的产业实力日益强大。
各地加快农业转型,农业品牌蓄积勃发。截至2021年年底,全国认定绿色、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主体2.8万家,产品超过5.9万个。比如,江西萍乡上栗县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,构建“山上油茶、山腰养羊、山脚养兔”的立体农业模式,经过10年的努力,上栗县累计培育国家级示范农业专业合作社6家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、省级示范合作社8家、市级龙头企业26家;121家种植大户生产的特色农产品,有44种被认证为绿色农产品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。
富民乡村产业节节高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富民乡村产业呈现业态互促互进、产业互联互通态势,取得长足发展。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,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8389元增长至2021年的元,增速连续10年超过城镇居民。与此同时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.88∶1下降至2.5∶1,城乡收入相对差距稳步缩小。工资性收入成为最大来源,经营性收入巩固增收基础,财产性收入逐步释放潜力,转移性收入托起厚实保障,“四驾马车”拉动农民增收迈向新高度,为经济社会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河南是重要的农牧业大省。10年来,河南持续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牌,稳住农业基本盘、筑牢“三农”压舱石,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,每年外调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左右。河南农作物供种能力约占全国十分之一,在玉米、花生、大豆、芝麻、生猪制种供种上优势明显,近年来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,打造“中原农谷”;同时,还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打造“一县一业”“一村一品”,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比达57.8%,农产品加工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,“国人粮仓”“世人餐桌”的地位不断提升。
畜牧业六畜兴旺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“肉盘子”“奶瓶子”数量充足、种类丰富,养殖环境更好,肉品更优质,畜禽废弃物利用效率更高。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介绍,10年来,我国畜产品供应能力稳步提升,2021年全国肉类产量比2012年增长6.1%,禽蛋产量比2012年增长18.1%,乳品市场供应充足、种类丰富,保障了重要农产品供给和食物安全。同时,机器换人步伐加快,养殖主体组织化程度显著提升,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9%,比2012年提高21个百分点。
“三农”各领域加快发展
青海是重要的畜牧业大省。10年来,青海优化区域布局、改善基础条件、培育特色产业,农牧区生产能力显著增强,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不断凸显。青海着力打好“高原牌”“有机牌”“绿色牌”“富硒牌”,绿色优质特色凸显,生态有机成色更足;40万吨食用农产品实现带证上市,超400余万头(只)牦牛藏羊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;认证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识产品925个,建成有机枸杞基地20万亩,有机枸杞认证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;认证绿色有机草场超1亿亩,成为全国取得草地认证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。
渔业年年有鱼。我国是世界上主要渔业国家中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,养殖水产品占全世界养殖产量的60%以上。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表示,2021年,我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47.36公斤,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,约占人均动物蛋白消费量的三分之一。10年来,循环水、稻渔综合种养、多营养层级立体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不断推广,物联网养殖设备、大型深海养殖装备不断涌现。如今,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60%,各类名特优新水产品充盈市场,人们在吃鱼上有了更多选择。
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
黑龙江是我国第一产粮大省。10年来,黑龙江多种粮、种好粮,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2021年粮食总产量达1573.5亿斤、占全国的11.5%,10年来累计为国家贡献粮食1.47万亿斤,粮食总产量、商品量、调出量均居全国第一位,全国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。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黑龙江农业振兴的主攻方向,黑龙江着力发展绿色农业、质量农业、品牌农业,8800多万亩的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居全国第一位;培育了北大荒、飞鹤、五常大米等一批知名品牌;大力建设全国数字农业示范区、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。
种植业五谷丰登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粮食连年丰收,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、口粮绝对安全。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,2021年,粮食总产量达亿斤,亩产达387公斤。水稻、小麦两大口粮自给率超过100%,玉米超过90%。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,高于世界平均水平,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。同时,通过大面积推广科学施肥、节水灌溉、绿色防控等节本高效技术,水肥药利用率明显提高,病虫草害损失率大幅降低。截至2021年,全国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2.4%,比2012年翻了一番;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6%,比2012年提高30.8个百分点。
文章来源:《农村经济》 网址: http://www.ncjj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920/932.html
上一篇:无棣交警深入农村“赶大集”开展交通安全宣传
下一篇:农业农村部:全国秋粮收获过两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