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聊城市创新举措推进农村公路管养工作

来源:农村经济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0-1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聊城市牢固树立农村公路“建设是发展、管养也是发展”的理念,以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为抓手,全面做好农村公路建、养、管、运各项工作,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,助力乡村振

聊城市牢固树立农村公路“建设是发展、管养也是发展”的理念,以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为抓手,全面做好农村公路建、养、管、运各项工作,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,助力乡村振兴,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交通力量。

以制度建设为先导,为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提供有力政策支持。2022年以来,相继出台并实施《聊城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暂行办法》、《聊城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》、《聊城市“路长制”实施方案(试行)》、《聊城市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实施方案》等一系列政策制度,明确机构设置、资金投入、运行机制、检查考核等各方面工作,为全面做好农村公路管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。

以路况巡查为基础,加强关键节点的集中治理。紧盯麦收、秋收及大棚瓜果集中上市重要时段,各县(市区)路政部门加大上路巡查力度,保持路政执法高压态势,确保农村公路安全有序畅通。各县(市区)路政采取宣传车、宣传单、村规民约等多种形式,营造爱路护路舆论氛围。同时,注重发挥村级路长、网格员、护路员的工作职能,做好农村公路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工作。

以创新理念为引领,探索实施农村公路灾毁保险制度。2022年纳入承保范围农村公路2922.9公里、协议保费356.1万元,作为全省第一个全市参保农村公路灾毁保险的地市,相关工作经验做法被省交通运输厅推广宣传,打造了农村公路灾毁保险的“聊城模式”。

以部门联动为抓手,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。加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,会同住建、水利、自然资源、农业农村、生态环境等涉农部门将美丽乡村建设、农村人居环境改造、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、农村污水治理、天然气进村等涉路工程与农村公路建设养管工作统筹安排,科学推进,减少资源浪费和对农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影响。

以专项行动为载体,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。以路域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为抓手,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,共同做好日常管养工作;全市组建了4300余名农村公路路长,实现农村公路三级路长全覆盖,设置“路长制”信息牌3600多块,自觉接受群众监督;实施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,对全市135个乡镇路域环境、村容村貌、农村改厕、河湖沟渠治理等进行暗访打分,排出名次,实施蓝黄红牌通报制度,推动整治行动形成长效机制。

大众网·海报新闻记者 丁秀娟 通讯员 王之荣 聊城报道

文章来源:《农村经济》 网址: http://www.ncjj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1018/940.html



上一篇:重庆农村商业银行(03618)拟向渝农商金融租赁增资
下一篇:济宁市审计局北湖分局对太白湖新区农村清洁取

农村经济投稿 | 农村经济编辑部| 农村经济版面费 | 农村经济论文发表 | 农村经济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农村经济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